消除贫困、改善民生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,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。扶贫开发事关人民福祉,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、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。2013年11,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考察时,首次作出了“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、精准扶贫”的重要指示。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,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花垣县十八洞村,现已成为全省文明村和旅游定点村,百姓收入增加了,村容村貌变美了。乡村旅游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和效果迅速显现。对此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2016年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给予了充分肯定,要“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,发展旅游业恐怕是首选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花垣县十八洞村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”
花垣县十八洞村
实际上,乡村旅游的发端就是出于扶贫需要,是扶贫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。乡村旅游因其广泛的适用性,极高的社区参与度,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,已经成为众多乡村脱贫致富、繁荣复兴的有效途径和核心抓手,未来也必将成为实现乡村“绿富美”的重要推动力。近年来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的确让贫困农村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。据统计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了约10%的贫困人口脱贫。在全国各地,乡村旅游的扶贫成效都在日益显现。在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四川省,2014年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贫困户,户均增收超过500元,增收速度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1.8个百分点;在湖北,“十二五”以来,乡村旅游带动42万人脱贫致富,占全省脱贫人口的18.6%;在甘肃,“十二五”期间,乡村旅游每年带动6万人脱贫,占全省减贫人数的5.8%;在重庆,2015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,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,带动农村20余万人脱贫致富;在湖南,“十二五”期间实现了474万贫困人口脱贫,其中70多万通过旅游业脱贫致富。因此,接下来必须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,通过精确帮扶,精准施策,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。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贫困乡村的乡村旅游进行提质升级:
一、实施“旅游+”战略,实现乡村旅游带动能力的升级。旅游业具有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。要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,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把旅游业打造成这些贫困村寨的产业核心。通过“旅游+山水田园+历史文化+民族文化+特色餐饮”“旅游+民族风情+民俗体验+特色农业”“旅游+特色风情小镇+非遗展演+特色民宿”“旅游+土特产品商业+技能培训+特产基地”等形式,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,盘活乡村特色旅游资源。把分散在农业、林业、发改、水利、交通、扶贫等各行各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统筹起来,集中支持旅游扶贫,精准到村、到户、到人。帮助贫困村民通过参与旅游脱贫致富,分享旅游发展成果。
二、加强社区参与,推动乡村旅游内生动力的升级。长期以来,贫困地区的扶贫以对口帮扶、招商引资、公益捐赠等方式为主。效果显而易见,不足也一目了然,主要有社区参与度不够高、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不够强等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推动精准扶贫,就必须既输血也造血,将贫困居民由旅游获益的边缘地位转变为核心地位,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路径是社区参与。首先,要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,把主要依靠外来投资转变为主要依靠当地存量资本和返乡创业资本。外部开发商的引入使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多数停留于服务员、保安、清洁工等低技能、低收入的参与水平。且来自外部的旅游投资越多,旅游漏损越高,当地社区居民可获得的旅游收益越少,乡村存在可能演变为“旅游飞地”的风险。其次,要创造贫困居民参与旅游接待和经营的条件。贫困居民之所以一直游离于乡村旅游接待经营体系之外,很大程度源于参与条件的匮乏,即缺乏经济投入能力、缺乏信息获取能力等。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制定专门政策,对贫困居民在小额贷款、土地流转、宅基地抵押等方面给予特殊优待,并对贫困居民给予适当的专业培训,提升技能,创造条件让贫困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经营与管理,从根本上实现旅游脱贫,这也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宗旨所在。
三、注重引智扶智,助力乡村旅游产品品质的升级。扶贫先扶智,扶智先引智。人力资源素质不高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瓶颈。要把育才引智,加大人才培训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抓手,按照“培训一人、就业一人、脱贫一家”的扶贫工作思路,组织实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计划,分级分类开展培训。把加强旅游扶贫村村官、致富带头人、旅游经营户、从业人员培训,作为落实精准扶贫、到村到户要求的具体抓手,切实抓实抓好。同时,乡村旅游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,再停留于钓钓鱼、吃吃饭等活动内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。要想让乡村旅游持续发挥扶贫功能,乡村旅游产品品质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旅游规划扶贫就是对贫困地区进行引智扶贫的率先示范。专业规划公司的策划设计,要求因地制宜,注意引导贫困村按照现代旅游消费特点,发展个性化、特色化、差异化旅游业态,适宜观光就发展观光,气候植被好的就发展度假,适宜搞山地运动就搞自驾车和运动探险旅游,有民俗资源的就发展民俗旅游等等,做到一村一品、千村千面。打造个性化的文化民宿、高端化的度假乡居、产业化的主题庄园等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,逐渐替代传统的农家旅馆、开心农场;规划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艺、农事体验、节事节庆等高端参与性活动,逐渐取代“农家乐”中的麻将、扑克、卡拉OK等“老三样”娱乐活动。
一直以来,旅游业都是我国扶贫工作的急先锋和排头兵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湖南要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00万贫困人口脱贫,占全省脱贫人口的五分之一强。正如徐守盛书记所说,“旅游业是扶贫方式最灵活、返贫率最低、受益面最广、拉动性最强、扶贫效果最好的行业。”虽然旅游扶贫的任务重、时间紧,但是湖南旅游人敢啃硬骨头、敢打攻坚战。只要全省上下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2020年湖南596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、奔向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!
文/贺小荣(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教授)